欢迎您访问中共南通市海门区委老干部局网站,今天是:
修筑捍海堤的功臣、漕运总兵陈瑄
添加日期:2018-7-30 18:06:00  作者:海门市委老干部局

在通海地区的沿海,历代以来修筑的古海堤有多条,其中人们家喻户晓的,要数宋代范仲淹于1025年起修筑的范公堤。但其实在海门沿海向北直至盐城还有一条古海堤,它的工程同样十分浩大,受益面同样很宽广,这就是捍海堤(又称皇岸)。捍海堤的修筑人是陈瑄,据《海门县志》记载“海门至盐城130里海溢堤坍,永乐十年(1412)十月,陈瑄以40万民力筑治捍海堤1.8万余丈”。陈瑄是谁?他为什么能动员40万人筑堤?要知道当时通州和海门两地的全部人口不足十万(永乐二十年调查资料,通州人口为61280人,海门人口约为31000人),而能筑堤的劳动力也不过2万。以1个县平均出1万个筑堤劳动力计,当时盐城至海门约为六个县,也不过动员了六万劳动力。而陈瑄竟能动员40万人筑堤?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明史 . 陈瑄传》以及有关地方志书。清代的《康熙通州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永乐初,开海漕转饷,京师海溢堤折,上命平江伯陈瑄以40万卒修之,起海门县历通州至盐州,凡八百里。”(见附照)

陈瑄(1365-1433年),字彦纯,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明代著名军事将领、水利专家,明清漕运(就是利用水道调运公粮的一种运输方式)制度的确立者。陈瑄早年曾参与明军平定西南的战争,历任成都右卫指挥同知、四川行都司指挥同知、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等职。后被授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平江伯(皇帝对功臣的一种封号)。陈瑄历仕明代的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皇帝,并都建有奇功。

明洪武(1368——1398)时,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的滋扰,下令实施自元朝开始的海禁政策 ,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活动,即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海禁的实施,虽然减少了军阀余党与海盗的生存空间,但也阻碍了海上运输和商业的发展。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在陈瑄的建议下,允许军粮从海上运输,以减少运输成本,并任命陈瑄担任漕运总兵官总督海上漕运。自此陈瑄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任漕运总兵。陈瑄当年便从海上向北京、辽东输运粮四十九万余石,以供应两地兵饷,后又在直沽(今天津)建百万仓,修筑天津卫城。在督理海运期间,陈瑄让漕卒与海上岛民进行互市,公平交易,这样增加了与岛民的互信,既利于岛民,又利于海运的发展。

永乐七年(1409年),陈瑄与另一名水师将领柳升一同率水师巡海,至青州海面时遇到倭寇侵掠沙门岛。他们当即迎击倭寇,一直将倭寇追击到朝鲜国境内的金州白山岛,将倭寇船只全部焚毁。

永乐九年(1411),倭寇与海上流寇勾结,再犯江浙沿海地区。明成祖命陈瑄与丰城侯李彬统领浙江、福建两地水师,剿捕海寇。这时陈瑄看到沿海闹水灾,海水漫过海堤,百姓遭泱,特别是海门至盐城约有一百三十里地受灾严重。陈瑄动用了他所率的水师四十多万人修筑堤岸,堤岸一直从海门修筑到盐城,其长度根据《康熙通州志》的记载为“八百里”。由于陈瑄所筑的海堤都是由漕运官兵所为,基本没有动用地方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人们称该海堤为“皇岸”。众所周知范仲淹所筑的范公堤(约筑于10251026年),北自盐城大丰刘庄,南止海陵(今泰州)东台富安,全长142里余。如果再加上虽不是范仲淹所筑,但也称“范公堤”的“狄公堤”(通州约筑于1041—1048)“沈公堤”(海门约筑于1054——1056),其全长和皇岸相当。但“范公堤”前后筑了30多年,而“皇岸”仅筑了几个月,而且没有耗伤民力,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

永乐十年(1412年),当时的嘉定处在长江入海口,“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明史 . 陈瑄传》),常有触礁、搁浅等海舟频发事故,且那里海盗频出。所以他上疏朝庭,建议在此筑一座山,得到了明成祖的同意。于是陈瑄在嘉定县的青浦筑成方圆百丈、高三十余丈的土山,并于山上立土堡作为航海标识,以提醒过往海船避让。明成祖将土山赐名为宝山,还亲作碑文记述此事。今天上海的宝山区就是以此山得名的。

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成祖为避倭寇和海盗的劫掠,再次实行海禁,并通过治理会通河,改走内河漕运。仍由陈瑄为内河漕运总兵官。陈瑄建造适合内河运输的浅底船二千余艘,起初运输两百万石,后逐渐增加到五百万石,使得国用之粮得以富足。

当时,江南漕运沿运河抵达淮安后,须转陆运翻过河坝,再经淮河抵达清河,其过程损耗巨大。陈瑄通过走访了解,采纳了元老和旧臣们的意见。自淮安城西侧的管家湖起,开凿二十里河渠,命名为清江浦(今属淮安市),将湖水导入淮河,并修筑四座闸门,以适时泄洪。他还沿湖修筑十里长堤,以提高船只运输能力,使得漕船可以直达黄河,节省的费用不可计数。

宣德六年(1431年),陈瑄再次上奏:每年运粮动用十二万军人,连年劳苦。请在苏州、松江等府以及江西、浙江、湖广等地另外签发民丁,并在士兵较多的卫所签发士兵,共二十四万人,分番轮流运输。另外,江南的百姓,运粮到临清、淮安、徐州,往返一年,耽误农作,而湖广、江西、浙江以及苏州、松江、安庆的士兵,每年驾空船到淮安运粮。如果让江南的百姓拨粮食给附近的卫所,由官军运送到北京,根据里程付费并付给耗米,这样军民都会方便。明宣宗采纳了陈瑄的建议。从此,漕运由民运改为兑运

陈瑄督理漕运三十年,针对漕运事务实行很多整改措施,精密而有远见。为明代漕运事业的发展和漕运管理制度的创立做出了卓越贡献。

CopyRight © 中共南通市海门区委老干部局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保险路1号 邮政编码:226100
联系电话/传真:0513-82213728 电子邮箱:hmlgbj@163.com
扫描关注
“海门老干部”微信公众号
中组部老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