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工作是个老课题,随着老干部队伍结构性变化的显现,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成了新话题,已进入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思考空间、议事日程和实践探索。推进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是我们退休干部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个调研课题,是对全市退休干部工作现状的基础性调研、整体性梳理和框架性思考。下面就目前退休干部工作中关注度较高的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关注老干部队伍结构变化和现实需求。1982年中央决定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应运而生。建立老干部工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做好老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30多年过去了,老干部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三个新”:
人员结构新变化。近几年,我市老干部队伍此消彼长的结构性变化比较明显。目前,我市共有离休干部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10343人,其中离休干部437人(含条线43人,异地安置13人),大多数年事已高,平均年龄85.9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9906人,70岁以下的超过70%。离休干部逐年减少,退休人员明显增加。
老干部队伍结构性变化正逐步显现,推进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和加强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省市老干部工作部门根据老干部结构性变化的新形势,及时提出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并着手课题调研和工作实践,其中,加强和改进退休干部工作是一个主要方面。我市老干部工作正积极响应和主动跟进。
退干工作新要求。从调查中了解到,过去全市退干工作扎口管理的综合部门是模糊的,统筹协调工作是缺位的,带有象征性。市委老干部局负责离休干部和从市领导岗位退休的老干部工作。市人社局具有为到龄干部办理相关退休手续的职能。所以退休干部工作主要依靠所在部门。由于全市退休干部工作统筹协调上的欠缺,单位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退休干部工作的力度、服务的热度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调查中,我们对市级机关30个部门作了统计。退休干部每月组织一次活动的有8个单位,占26.7%,2个月组织一次活动的有1个单位,占3.3%,一季度组织一次活动的有9个单位,占30%,半年组织一次活动的有7个单位,占23.3%,一年组织一次活动的4个单位,占11.1%,几年没有组织活动的1个单位,占3.3%。以上情况说明,退干工作现状与新形势下退干工作的新要求不适应、不协调,不匹配,这是历史形成的现实问题,必须加以整合和改进,把加强退休干部工作融入到整个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大棋盘中去思考和谋划。
退干队伍新特点。广大退休干部虽已离开各自的工作岗位,但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对人民事业的热情,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不减。极大多数退休干部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深厚的群众基础、广泛的社会影响,关心、支持、参与我市各项发展事业。实践证明,他们是我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宝贵资源和精神力量。退休干部长期活动和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社会和民间,由于管理和服务缺位,交流和沟通缺少,学习和教育缺失,有极少数退休干部在公共场所,只要自由度,失去理性度,说话走板跑调,与负面性情绪凑热闹,有损退休干部形象。还有的退休干部向单位向组织提意见倾诉求,往往带有个人偏好、偏见、偏执和偏激,相互间有怨言,影响了彼此间和谐,退休干部队伍出现了带有许多时代特征的新情况新挑战新特点。给退休干部心理健康上的关心,给他们精神层面的关注是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任务。老干部工作出现了上级有要求,现实有需求,基层有诉求的“三求”共鸣形势。我们深感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势在必然,深感加强和改进退休干部工作十分必要。
第二,关注退休干部工作的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
加强和改进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要有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来支撑。讲体系建设,不是原有体系的替代性,而是原有体系的补位性、补充性,在体制上进一步理顺,在职能上进一步厘清,在模式上进一步创新。
体系的统一性必须落实。老干部是离休干部和退休干部的总称,老干部工作也应该包括离休干部工作和退休干部工作两个方面。过去的多头管理,实际上是分散管理,是统筹力量的弱化。应该理顺体制,厘清职责,全市的老干部工作应该建立起由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宏观指导和检查督促,老干部工作部门统一牵头扎口和统筹协调,市人社、财政、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所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涉老组织以及社会力量汇聚合力,退休干部主动参与的新格局、新体系,形成退休干部工作强有力的合力推进。这是做好退休干部工作的前提条件。老干部工作部门扎口统一管理,并不是说对退休干部工作事无巨细“打包”总揽,样样管,事事管,而是把力量用在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协调各方、重点指导、典型推广等工作统筹上。
体系的主体性必须坐实。退休干部所在单位是退休干部工作的主阵地、主抓部门,责任主体,毋庸置疑。过去是,现在也是,必须坚持,必须完善,必须用心,必须着力,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重点到位。强调主体性工作一定要坐实,就是工作有人做,活动有场所,交流有平台,经费有扶持。这是做好退休干部工作的关键所在。
体系的社会性必须求实。退休干部工作面广量大,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建立退休干部协会,是老干部工作的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是体系建设中社会支持体系的新平台,是退休干部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自我力量的更好发挥。在各方面的关心和助推下,我市已于今年六月底成立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协会,明确在市委老干部局指导下开展工作。现在已起步运行,今年搭建架构,明年适度“扩容”,后年基本覆盖。分步尝试,稳步推进。以后主要靠部门分会支撑,当下主要通过理事恳谈会,智库建言会、会员对话会和学习教育活动、专题调研活动等方式发挥作用。通过一些“动作”,逐步提高协会作用的“能见度”和对协会工作的“关注度”。
退休干部协会在整个退休干部工作格局中起到机制创新作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对接作用,构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退休干部的纽带和桥梁,实现老干部服务管理部门与退休干部之间的有效对接;二是拓展作用,拓展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工作面,实现和广大退休干部的直接接触;三是助力作用,做好退休干部工作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为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助力,争当“好帮手”;四是粘合作用,争做团结广大退休干部的粘合剂,争创“退休干部之家”;五是润滑作用,争当协调各方关系的润滑剂;六是导向作用,建立退休干部发挥余热的导向机制,对退休干部在哪些方面发挥余热,如何发挥余热,以及发挥余热应注意些什么等进行引导,使退休干部感受到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和组织的希望,让退休干部为自己的形象加分。
第三,关注退休干部资源优势和余热发挥。“老有所为”是老干部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老干部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退休干部经过党和政府的长期教育培养,是一支资源优势、社会影响靠前的老年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老有所为”内在动力。有相当一部分人正以不同方式活跃在海门的社会舞台上,分别在行政领域和专业技术领域两个方面,在城镇建设和乡村建设两个阵地发挥余热。退休干部发扬优势发挥余热是党和政府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退休干部自己的需要。发扬优势发挥余热就是要把“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落到实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利用优势。退休干部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有广泛的社会交往和人脉关系。退休干部是一支有影响的社会力量;是一支有优势的老年群体;是一支有余热的老干部队伍。退休干部最大的优势是政治优势,长期受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滋润,无论何时何地,极大多数都能在喧嚣中站稳脚跟,在纷杂中保持清醒,在公共场所、在意识形态阵地中有我们退休干部的身影和声音,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周围的人。我们要充分发挥好退休干部这些独特的政治优势。特别是党政机关和乡镇的退休干部,要在思想政治引领、社会精神激励、负面情绪降温、负面能量冲洗、社会矛盾疏导、社会文明导向上“老有所为”。
二是注重突出重点。退休干部发挥余热,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重点主要体现在始终服从和服务大局,要把发挥作用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更好的对接起来,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和“两个率先”全局,相向而行,顺势而为,献计献策,助力助推。
退休干部是群众“家门口人”,是党的群众路线最直接的实践者、感受者。他们与左邻右舍朝夕相处,打成一片,家长里短,休闲聊天,是小区邻里的“大伯大婶”“大哥大嫂”,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反映群众诉求,疏导群众情绪,发挥退休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表率作用。这是发挥退休干部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是注重贴近实际。退休干部发扬优势发挥余热,既要有热心、有热情,又要讲实在、讲实际、讲实效。要看党和政府的实际希望,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退休干部的实际特长。利用社区资源,单位资源,社会资源,就近发挥退休干部在社区建设、社会治理、基层党建、基层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总之,应在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下,在适度、适宜、适当的前提下,让退休干部的余热为夕阳添彩,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提升。
海门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协会
2014年8月10日